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为肌肉僵直,致使四肢、颈部、面部的肌肉发硬,肢体活动时有费力、沉重和无力感,甚至出现疼痛。
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肢体抖动,特点是静止不动时出现,紧张时加重,活动时减轻,睡眠中消失。晚期可波及下颌、唇、舌和头部。特征性的表现是以拇指、食指及中指为主,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。
早期患者解系鞋带、扣纽扣、写字等精细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,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。面部肌肉运动减少,病人很少眨眼睛,双眼转动也减少,表情呆板,好像戴了一副面具似的,医学上称为“面具脸”。病人大量流涎,言语减少,语音也低沉、单调。严重时可导致吞咽困难、饮水呛咳。病情晚期,病人坐下后不能自行站立,卧床后不能自行翻身起床,日常生活不能自理。
患者行走时起步困难,一旦开步,身体前倾,弯腰驼背,重心前移,步伐小而越走越快,不能及时停步,行进中,患侧上肢摆动减少,即“慌张步态”。转身时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完成。
患者还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如油脂脸、多汗、多尿、便秘,直立性低血压引发头晕、跌倒等,可能出现嗅觉减退,味觉不敏感,也可出现焦虑、忧郁等情绪障碍和痴呆。
帕金森病诊断困难,很多人认为动作慢是年纪大了引起的,有的病人因为头昏、肢体无力误诊为“脑梗塞”,还有的病人因为肢体疼痛在疼痛科等科室反复就诊。
如果有上述症状,建议患者到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或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诊,需要完善查体、抽血、头颅磁共振、电生理、甚至颅脑PET-CT等一系列检查明确诊断。
六、诊断为帕金森病后如何治疗?
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,无法治愈,但能通过药物等治疗手段来控制症状,延缓病情进展。
1.药物治疗是疾病初期的首选治疗方法:在疾病早期,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,延缓疾病进展,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。
由于患者需要终身服药,所以得了帕金森病一定要去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诊疗,遵医嘱服药。
2.手术治疗:分为神经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两种方式。通常用于疾病后期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。
毁损术是在异常活跃的神经核团上制造一个直径约3毫米的毁损灶,抑制异常的神经细胞功能,最大的缺点是易复发,是不可逆治疗。
脑深部电刺激在脑内埋植一个电极,通过高频电刺激达到类似毁损的效果。这个手术优势是可调试、可逆的。缺点是费用较高。
3.其他治疗:合理饮食、多饮水、坚持锻炼、生活注意。
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(增加纤维素摄入可帮助排便,改善便秘);
适量吃奶类和豆类(蛋白质摄入过多可能影响药物吸收,降低帕金森病药物疗效);
限量吃肉类,尽量不吃肥肉、荤油和动物内脏(防止动脉粥样硬化)。
水是最佳的饮品,摄入充足的水分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。充足的水分能使身体排出较多的尿量,减少膀胱和尿道细菌感染的机会。充足的水分也能使粪便软化、易排,防止便秘的发生。
人体在不活动的状态下,会使肌肉和肌腱挛缩。因此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保持身体活动。每天要有一定量的运动,如拉划船器、玩球,以运动自己的双手或双臂。踩脚踏运动器,做伸背活动,以拉直弯曲的脊柱及放松双肩。也可针对性地活动关节,增加关节的灵活性。
穿着:选择容易穿脱的拉链衣服及开襟在前、不必套头的衣服。
预防感染:由于本病患者容易患支气管炎或肺炎,因此,在出现咳嗽或发烧时要马上处理,免得严重感染随之而至。
预防便秘:鼓励患者增加身体活动,饮足够的水,在每天饮食中增加纤维性物质如蔬菜等,必要时才用通便药物。
七、如何预防帕金森病?
适当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,如跳舞、下棋、打太极拳等,不仅可以延缓衰老,也可以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和步行能力;
避免长期接触农药、杀虫剂,或者锰、汞这类重金属。必须接触,要做好防护;
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、利血平、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;
饮茶和咖啡可能降低患帕金森的风险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;
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,维持血压、血糖和血脂在正常水平非常重要;
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、手抖、动作迟缓等等先期征兆时,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照护主要还是来自于家庭,居家护理要注意做到以下六点:
虽然帕金森病无法治愈,但事实上,帕金森病不是致命疾病,合理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寿命。经过合理的治疗,大多数病人10多年还能保持较好的功能。所以,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,极为关键,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仍然是普适的健康法则。